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求职

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践报告?

时间:2024-02-12 00:45:53  来源:http://www.0317rcw.com  作者:admin

一、调查说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本次调查通过对学生和企业的双向[文章来日中国报告网]了解可以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使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加就业几率。

1.1调查目的

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调查时间

2006.4.09----2006.4.14

1.3 调查对象

1、长春各大学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

2、企业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1.4 调查数据

大学生数据:共收集有效数据600份

企业hr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数据:80份

二、调查摘要

2.1针对大学生

2.1.1基本情况

关键词1:不自信

63%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其余35%为“有点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 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21%的06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www.baogaocn.com},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2:不满意

65%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很不满意”或“不满意”。学校急需对就业指导进行改革,从而使之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同时提高学生满意度。

其他

与06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

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被马上推到就业的时间,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所以抱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学生比例增加较快,.而表示信心十足的比例相应下降,与06届毕业生(13.39%)相比,比例降为8.01%.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06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2.1.2 就业需求描述

能力、技能与心理素质是在大学生眼中企业招聘员工重点要求之三甲选项。也是大学生自身评价的弱点所在。

2.2 针对用人单位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商业,服务类企业将有兼职经历者作为招聘首选。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www.baogaocn.com}比例仅仅约有5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业所能给与大学生的薪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2.2.1 现状描述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2.2.2 需求描述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 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能力,其次为特长,第三为素质修养.而专业、毕业院校等相对(中国报告网)不重要。这个结果和大学生所认为的结果有相似之处。

三、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

1.1大学生就业现状

学生普遍现状

a. 毕业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06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

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20.08%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96%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有28[文章来日中国报告网].87%的毕业生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另外,有8.09%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对能否就业可能会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担忧。

b.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日趋流行

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21%的06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相关内容分析见报告其他部分。

c.大学生的薪酬期望绝大部分在2000以下(元/月)

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主要还是集中在1000以下及1000-1500元之间。

详细数据统计如下图:

第二部分、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

“招聘时,对大学生有哪些要求”统计如下: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人士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qu ot;上的选择的话,发现有很大不同。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

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

详细数据统计如下图: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www.baogaocn.com}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第三部分、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现状分析

从高校大学生和企业的调查结果的对比情况来看,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形成巨大的鸿沟,从而导致人力资源不能合理、有效配置,对整个社会来说会造成巨大的人力浪费,同时由于人力供需之间结构性的差异,资源内耗将会持续增加,对企业及毕业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www.baogaocn.com}统计2000年至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06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高达410万,06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是5年前的三倍,而从我们调查的企业06年招聘大学生的人数来看,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同步,在调查的企业中,只有35.39%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而且还有28.03%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所以从用人单位来看,06年招聘大学生人数只是有小幅增长,远远落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

由于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和企业用人数量的增长不同步,所以在基础层面上,二者已经有了供需之间的差异。

整体的来看,在解决大学生就难上,大学生和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大学生更 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胜出,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从认知上解决。 这样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对自己的能力素质不感到满意,仍然希望有提升的空间。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由于大学的教育内容及形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要求造成的。而企业对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的关注,说明大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可能和企业的用人标准有差距,在企业hr给大学生的建议中,眼高手低是企业(中国报告网)最为诟病大学生的一个缺点。

四、结论与建议

a.关于就业心态的建议

※ 调整心态,放底架子,虚心学习,在能力没达到时到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务实些。

※主要是平衡眼高手低的心态

※心态要端正,从基础做起

※大学生在首次就业时,要有好的心理素质,不要期望太高,即使不如意,可作为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

※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心态放平

※关键是心态的转变、对职业的预期值也序号适时加以调整

※'大学生应提高敬业精神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端正择业的心态调整以及注重职业道德

b.关于专业知识的建议

※关键在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调整心态

※他们应该更加地深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要有适当的薪酬期望

※专业理论不全面,缺乏基础操作技能,薪酬待遇期望过高

※现在的大学生基础知识太薄弱,职业素质也有待提高

c.关于品德

※企业喜欢录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毕业大学生们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确切地说,这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道德素质很重要的,不要忽视

※提高品德修养 增强实践经验

d.关于实践

※增加对{www.baogaocn.com}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端正就业态度

※希望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目前的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理想就职

※提高自身素质;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整就业心态

※建议多参加社会 实践,这对求职者、对企业而言是双赢

※加强社会实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务实勤奋

e.也有一些HR人士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归到了政策、社会、高校中,期望这方面的改进促进大学生就业

※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机会。提高职业教育的数量

※高等教育应更多与实际的中国企业管理现状相结合

※学校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引和辅导

※最根本的要从教育体制彻底改,否则地基不好建起的也是危楼

※中国的大学教育也需要改革

后记

以上,就是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基于时间以及能力未能进一步深入分析,仅观察出了一些表面现象,对此我本人颇感遗憾。在报告中引入的数据并不完全是依照调查问卷,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与被调查者的谈话,这些谈话内容中透着惊人的相似:学生对未来的迷茫和企业对能力的看重。同时也有双方观点的激烈冲突,学生的“先就业后择业”使企业面临招得来留不住的尴尬境地,这使企业不敢过多的招收大学生,而双方中间沟通者学校所做的工[文章来日中国报告网]作又不尽如人意,于是便出现了供需矛盾。

希望我们本次的调查工作能缓和这一矛盾,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从而对学生就业有所帮助。

全文完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