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交流会交流会

嘉祥是曾子的故乡吗

admin2024-09-05人已围观

一、嘉祥是曾子的故乡吗

嘉祥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相传春秋时期鲁哀公西取狩猎,获一麒麟,此地取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嘉祥之名,公元1147年置县。考古发现境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农耕发展,文化繁荣,成为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嘉祥历代人才辈出,是古代四大圣贤(孔子、孟子、曾子、颜子)之一曾子的故里。曾子师从孔子,孔子之孙子思师从曾子,孟子师从子思。曾子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是继孔子之后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在中国主流传统文化儒学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中中,曾点、曾参、申雍、冉求、冉枨六位为嘉祥籍,曾子弟子历史名人乐正子春、公明仪、公明宣、沈犹行、阳明夫、子襄等也是嘉祥人。东汉以信著称的庐江大守范式,东晋号称兖州八伯之一的太尉郗鉴、北宋有著名文学家王禹称和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元朝刚正不阿的吏部尚书曹元用、明朝为政清廉的太仆寺少卿黄嘉宾和执政严明的兵部侍郎高斗光均为嘉祥籍。

二、泰山孔子庙的楹联,上联取自哪里

泰山孔子庙,位于泰山天街东端北侧,为明嘉靖年间尚书朱衡所建,万历年间修大殿。庙前有“望吴圣迹”石坊,1984年重建。还有一座“孔子庙”石坊。庙内有山门、正殿、配殿,内奉孔子,配祀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赐额“因高喻大”。庙的东侧殿为“祈福殿”,西侧被辟为“财神殿”,有些不伦不类。

孔子庙有几幅对联,可以看出对孔子的敬仰。

庙门两侧楹联上有清人徐宗干题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门内影壁上题联:“登泰山而小天下,黜百氏以宗六经”。庙内孔子像碑上题:“泰岳为尊唯一人敢配,孔丘固圣共千岫同瞻”。

正殿前对联:“礼乐诗书崇百王法度,仁义忠信设万世纲纪,横批:万世师表。”。

祈福殿前对联是:“泰山岳中之孔子,孔子人中之泰山”(明·严云霄《咏孔子庙》)。

孔子曾登泰山,后人竞相仿效,接踵而至,对泰山的文化和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发扬了儒家思想。明代《泰山志》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乾隆1748年东巡至山东,到曲阜朝圣时,还提有“教泽垂千古,泰山终未颓”之句(《谒孔林酹酒》)。

山顶上的“孔子小天下处”石刻。孔子登泰山考察封禅,开阔胸怀,比咱们俗人情操高尚的多。

山下的“孔子登临处”石坊,为四柱三门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典雅端庄,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山东都察御史朱安等人建。柱联为:“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

三、孔子的学生颜回是怎么死的?

本人认为有三点原因1呕心沥血,以致劳累而死.颜回除讲学外,便是帮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 ,在整理过程中,颜回呕心沥血,以致劳累而死.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 年)夏历八月二十三日,一代儒学宗师颜子不幸病逝 . 2据说 颜回20岁就满头白发 最后是病死的 3颜回那么穷,孔子也没借钱给他过 。至于孔子不借钱给他的原因,从颜回死了孔子不帮忙为颜回买棺椁可看出。(1)是因为如果孔子把钱给颜回而不给其他学生显得不公平。(2)因为。“一箪食,一瓢钦,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什么颜回死了孔子不帮忙? 颜回死后,孔子很伤心。他哭得十分悲痛“天丧予,天丧予。”一向比较拘谨的孔夫子现在像个小孩子一样的展现出了他的真性情。“老天爷要我的命啊,老天爷要我的命啊!”当别人都劝他不必过分悲伤时,他说:“我不为他悲伤我还能为谁悲伤呢?”但是当颜回的父亲请求他把车卖掉以为颜回买棺椁时,却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孔子说“无论有没有才能都是儿子,我的儿子伯鱼死的时候,也就是用简单的棺材盛殓的,没有使用椁。我不能卖了车为他买椁,因为我以前做过大夫,是不能出去步行的。”

而当其他人请求厚葬颜回时,同样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当后来人们不听他的劝阻厚葬了颜回后,孔子反而于心不安。像自己犯了过错一样,在颜回的灵柩前忏悔着:“颜回呀,你把我当父亲一样的看待,可是我却不能像儿子一样对待你。这不是我的意思啊,这是那些学生要这样做的。”

为什么厚葬颜回,孔子反而觉得对不起他呢?

记得有一次颜回与子路陪侍在孔子身边时,孔子曾问他们有什么追求。颜回说“无伐善,无施劳”既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平平淡淡就好。颜回的一生是安贫乐道的。“一箪食,一瓢钦,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还会在乎自己死后葬的是棺还是椁吗?他曾向孔子请教“仁”的道理,孔子说要做到仁就要求自己言行必须符合礼,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别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了。要做到“仁“,全在于自己,哪能依靠别人呢?

也许,孔子觉得这一切都违背了颜回的本意,或者让颜回的人格蒙羞。似乎其他弟子包括颜回的父亲,都不能理解颜回。而唯一能理解颜回的人,只有他的老师孔子。

四、颜回想到了哪些事

颜子,姓颜名回,字子渊,十三岁从学于孔子,历代大儒贤哲认为,孔子绝学唯颜子传其精微。他本人并无专著,有关颜子的事迹,最早见于《论语》的记载。《论语》中的颜回勤奋好学、德行出众、志向远大、尊师重道,被历代儒学家所推崇。早期文献中的颜回故事,大多是借孔子与颜回之间的对话来表现颜回的形象,战国时期,庄子率先对传统的颜回形象进行改造和利用,将孔颜二人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至汉代,由于司马迁对先秦儒家的推崇,使统治者认识到孔颜在政治上的重要性,汉及其以后的历代帝王对颜回不断的进行祭祀并封号,所以,从孔子在汉代被司马迁尊称为“至圣”以来,颜回也逐渐被冠以“复圣”的称号。汉代出现的纬书给颜回这个人物增添了一丝神秘性,而直接受汉代谶纬之风影响的魏晋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更是将其刻画成奇神异怪。从先秦到唐代,无论是儒家学者的推崇,还是非儒学者的反驳,他们都将颜回推到了一个显著的位置。那么,颜回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故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人们如此钟爱孔子的这位弟子,在其故事演变的背后,又有什么深层的原因,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先秦至唐以前的文献为基础分析颜回故事的流变过程及原因,了解其发生演变的时代背景,旨在揭示出儒学的历史演变过程,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很赞哦! ()

上一篇: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武川县今年的物资交流会是什么时间?'>谈谈自媒体、新媒体和融媒体

下一篇:返回列表'>返回列表

随机图文